中海達獲2023年衛星導航創新應用最高獎
近日,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組織評選的2023年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各類獎項揭曉,其中2023年衛星導航定位創新應用獎含白金獎2項、金獎13項、銀獎18項。由中海達旗下公司廣州海達星宇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四方聯合開發完成的“北斗/GNSS星地增強一體化高精度定位與服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衛星導航定位創新應用獎最高獎項——白金獎
該項目中,中海達一方面聯合中國移動和一汽集團兩大央企,加快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在智能駕駛中規模化的產業落地;另一方面聯合北京建筑大學,打造了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的產學研融合典范。
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設立,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力量科學技術獎,是我國衛星導航技術領域唯一設置的科學技術獎。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中海達牽頭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iNav 2緊組合高精度定位定姿模塊”項目榮獲2020年衛星導航定位創新應用獎銀獎。3年時間,中海達實現榮譽飛躍,這是行業對中海達智能駕駛創新成果的充分認可和褒獎。
獲獎背后是中海達持續深耕智能駕駛業務的結果。自2018年開始布局智能駕駛業務后,中海達智能駕駛車載高精度業務形成了“阿基米德”硬件定位平臺、ATP330高精度定位天線平臺、GINS衛慣緊組合算法平臺,公司車載高精度軟硬件產品既能兼容市面上大部分智能駕駛技術架構,也能快速適應智能駕駛技術的調整變化。未來,中海達將不斷加大智能駕駛的GNSS算法、IMU慣導技術、高精地圖融合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加速推動智能駕駛車載高精度業務在更多車型落地生花。
更多相關
北斗和GPS能有什么結果——解讀中美導航系統合作
12月上旬,中美雙方簽署《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聲明》),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 消息傳出后,引起部分讀者不解:兼容有何意義?是否意味著北斗將技術拱手...
國土資源系統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國土資源部舉辦全國國土資源系統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孫紹騁出席報告會并講話。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張德霖主持報告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設分會場同...
冬奧有我,測繪先行
隨著北京2022冬奧會的日益臨近,奧運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已由規劃階段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在各大工地,測繪人的身影活躍在一線,他們在為場館及設施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前期保障服務。技術人員正在使用徠卡全站...
中緯ZDL700數字水準儀在建筑物沉降觀測中的應用
應用背景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許多工程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對其施工的準確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各種新技術、新功能的測量儀器也不斷涌現,而電子水準儀更是得到了推廣和普及。電子...
千尋見微FindMM常見問題一覽,沒有比這個更全面的了!
千尋見微FindMM是千尋位置推出的一款云端后處理GNSS高精度定位產品,主要應用于變形監測領域,包括邊坡監測、礦山監測、鐵塔監測、房屋監測、大壩橋梁監測、區域性沉降監測等。 用戶只需要簡單配置...
UFO-U3互聯網RTK_安卓系統主機RTK
RTK也可以很互聯網從用戶的角度思考測繪旗艦配置丨功能多種丨質量穩定丨作業高效丨設計精致安卓系統主機,全智能系統平臺表現,始于平臺 RTK主機系統經歷了從單片機到ARM、Linux的進化,UFO將基...
科力達KTS-552智能安卓全站儀,突破傳統全站儀單一作業模式!
DOS、Windows、智能Android 每一次產品的迭代 都是對全站儀的再次詮釋 機械設計和科技合二為一 勾勒出智慧測量新藍圖 見所未見,未來已來 共享智能測量新時代 科力達新品...
衛星遙感+PAD定位 助力糧食產量測算
今年寧波海曙開展的糧食產量調查監測工作中的新要求——實割實測,通過測規結合衛星遙感與PAD(手持GNSS接收機)定位,精準測算糧食畝產。據稱,遙感測量下,早稻畝產數跟往年相差不多。 記者在現場看...